第161章 你就甭操心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nfxs.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先前蓝玉案也差点被你弄死一群人。

如今国体最重要,纵然那些功臣,仗着功高盖主,一个两个的都跳得飞起,那也不应该杀。

你个糟老头子本就是农民出身。

农民好不容易翻身做主,结果你当了皇上,就开始杀功臣了。

那些农民会怎么想?

你杀他们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胡惟庸案,你就甭操心了,我自己来哈。”

朱标挥了挥手,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

他真的是太,太累了。

昨晚回去后,也没能休息。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过来了,带来了一堆和胡惟庸有关的人的证据。

他才看了一点点。

估摸着这一日两日内,也是看不完的。

等看完了,还要琢磨如何处置这群家伙。

定出来的状元等,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去后,要观察一段时日。

还有耕种,收成,天灾等各类问题。

朱标默默地看了眼头顶,觉得他这日子已经到头了。

所幸的是,颁布一道圣旨有三年光阴。

嗯!他要争取成为老不死的!

“今日朝堂上,有什么声音,你和我说一说。”

朱标说了这个话后,重新闭上眼。

思来想去,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种处理方式都很不满意。

正要说什么,却听到朱标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再仔细一看,朱标眼下全是乌青。

想来为了胡惟庸的事,愁了许久,忙了许久。

也是苦了标儿了。

但……

胡惟庸以及党羽不死,难解他心头之恨!

朱元璋去上朝了。

昨晚之事,有部分的官员得知。

朱元璋临时推迟早朝,让大臣们有机会交流。

这也就人尽皆知了。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高喊。

大臣们纷纷安静下来,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在朱元璋坐下后,给他行礼。

“皇上万岁。”

朱元璋:“众爱卿平身。”

说罢,他先扫了一圈,才开口:“可有要事启奏?”

刘伯温第一个站出来。

“回皇上,听闻昨晚胡丞相被太子殿下卸了胳膊,关入牢中,可有此事?”

朱元璋本要回答,可想起了朱标的话。

便冷哼一声说:“此事有和没有,刘爱卿想说什么?”

“胡惟庸此人,娇纵蛮横,近几年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无恶不作,当诛九族!”

随即,一群大臣站出来:“臣,附议。”

朱元璋的脸色各种变化。

他是很想很想,一巴掌拍下来,然后,告诉大家,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然后马上下旨,诛杀胡惟庸九族。

可他要真的这么做了,太子一定会从睡梦中醒过来,杀到大殿上,掐着他的脖子,大声和他叫嚣。

说他错了。

他不乐意。

然后,两父子就当众抬杠。

现如今,胡惟庸已经在牢中了,相关人等,也被抓起来,不然就被标儿控制住了。

此事,确实可以缓一缓。

想到此,朱元璋抬了抬手:“此事暂且不论。”

刘伯温皱眉,对朱元璋的反应很不能理解。

先前提到胡惟庸,皇上总是炸得跳脚,恨不得当场就灭了胡惟庸。

可今日,闲言碎语传到了早朝上。

看来胡惟庸此事是八九不离十了。

如此情形,皇上还这么淡定?

刘伯温想了想,又说:“皇上,胡惟庸此人必杀,还请皇上早做打算,免得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其余大臣:“臣,附议。”

这和逼宫有何区别?

朱元璋砰的一声,拍案而起。

“你们这些大臣,等事情都出了,才在这里轻飘飘的说胡惟庸该杀!之前呢,怎么不吭声?都看到胡惟庸跟咱叫嚣了,一个两个跟缩头乌龟一样,恨不得遁地!那时候怎么不和他抬杠?“

“乌合之众!”

“还有你,每次都要和咱叫嚣!”朱元璋指着刘伯温就是一通怒骂。

他把在刘伯温身上受的气都趁着这个机会发泄出来。

“咱不得不承认,你也就脾气不好一点,所说之言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民百姓。”

“但,咱也是要面子的!”

“咱要不看在太子的份儿上,早就把你大卸八块了!”

刘伯温被骂了,也只是微微低头。

嘴上,依旧很硬。

“微臣若非为了天下苍生,绝不和皇上多言半句!胡惟庸此事,乃是重中之重,还请皇上早日定夺!”

朱元璋:“我定夺你大爷啊!”

他倒是想定,但臭小子不准!

朱元璋气呼呼的扭过头去了。

朱标这一觉,直接睡到了中午。

中午悠悠转醒,让近身太监去打听了一下老头子在哪里的时候,他闭上眼,又把昨天晚上看的东西复盘了一遍。

太监回来告诉他,还在早朝。

这都两个时辰了,还没下朝?

太监还说,朱元璋和刘伯温一直在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先前蓝玉案也差点被你弄死一群人。

如今国体最重要,纵然那些功臣,仗着功高盖主,一个两个的都跳得飞起,那也不应该杀。

你个糟老头子本就是农民出身。

农民好不容易翻身做主,结果你当了皇上,就开始杀功臣了。

那些农民会怎么想?

你杀他们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胡惟庸案,你就甭操心了,我自己来哈。”

朱标挥了挥手,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

他真的是太,太累了。

昨晚回去后,也没能休息。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过来了,带来了一堆和胡惟庸有关的人的证据。

他才看了一点点。

估摸着这一日两日内,也是看不完的。

等看完了,还要琢磨如何处置这群家伙。

定出来的状元等,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去后,要观察一段时日。

还有耕种,收成,天灾等各类问题。

朱标默默地看了眼头顶,觉得他这日子已经到头了。

所幸的是,颁布一道圣旨有三年光阴。

嗯!他要争取成为老不死的!

“今日朝堂上,有什么声音,你和我说一说。”

朱标说了这个话后,重新闭上眼。

思来想去,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种处理方式都很不满意。

正要说什么,却听到朱标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再仔细一看,朱标眼下全是乌青。

想来为了胡惟庸的事,愁了许久,忙了许久。

也是苦了标儿了。

但……

胡惟庸以及党羽不死,难解他心头之恨!

朱元璋去上朝了。

昨晚之事,有部分的官员得知。

朱元璋临时推迟早朝,让大臣们有机会交流。

这也就人尽皆知了。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高喊。

大臣们纷纷安静下来,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在朱元璋坐下后,给他行礼。

“皇上万岁。”

朱元璋:“众爱卿平身。”

说罢,他先扫了一圈,才开口:“可有要事启奏?”

刘伯温第一个站出来。

“回皇上,听闻昨晚胡丞相被太子殿下卸了胳膊,关入牢中,可有此事?”

朱元璋本要回答,可想起了朱标的话。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